论语的相关成语

共 349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

描写论语的成语有【危而不持】【举一反三】【见德思齐】【陈力就列】【松柏后凋】【不悱不发】【大节不夺】【肤受之愬】【瑚琏之器】【红紫夺朱】【父母之邦】【任重道远】【行己有耻】【知命之年】【侃侃而言】【群起攻之】【见危授命】【三分天下有其二】【从井救人】【门墙桃李】【守死善道】【无适无莫】【箪瓢陋巷】【秀而不实】【三月不知肉味】【鞠躬屏气】【兼人好胜】【居下讪上】【匏瓜徒悬】【富而无骄】【继绝存亡】【色仁行违】【众星拱辰】【能近取譬】【心有余而力不足】【被发左衽】【名正言顺】【告往知来】【朽木不可雕】【恶衣恶食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论语相关成语

危而不持

wēi ér bù chí

国有危急之事,不须外力扶助便能安然平息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持:扶助,支持。国有危急之事,不须外力扶助便能安然平息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举一反三

jǔ yī fǎn sān

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。比喻善于学习;能够由此及彼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反:类推。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

详细解释

见德思齐

jiàn dé sī qí

见“见贤思齐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追求进步。见“见贤思齐”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

详细解释

陈力就列

chén lì jiù liè

能贡献才力,担任相应的官职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量才录用。陈力:贡献才力;就:担任;列:官职、职位。能贡献才力,担任相应的官职。

详细解释

松柏后凋

sōng bǎi hòu diāo

寒冬腊月,方知松柏常青。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寒冬腊月,方知松柏常青。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

详细解释

不悱不发

bù fěi bù fā

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,不去启发他。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教学等。悱: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。发:启发。指不到学

详细解释

大节不夺

dà jié bù duó

指面临生死关头,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。一般作定语,指有气节。大节:临难不苟的节操;夺:丧失。指面临生死关头,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。

详细解释

肤受之愬

fū shòu zhī xiāng

指谗言。肤受,谓浮泛不实,或谓利害切身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谗言。肤受,谓浮泛不实,或谓利害切身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

详细解释

瑚琏之器

hú liǎn zhī qì

比喻人特别有才能,可以担当大任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公冶长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人有才。瑚琏: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,夏朝叫“瑚”殷朝叫“琏”。比喻人特别有

详细解释

红紫夺朱

hóng zǐ duó zhū

用间色的紫色取代正色的朱红。比喻以邪夺正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夺:强取;朱:朱红,正红色。用间色的紫色取代正色的朱红。比

详细解释

父母之邦

fù mǔ zhī bāng

指祖国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祖国。指祖国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:“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。”用法:偏正式;作宾语;

详细解释

任重道远

rèn zhòng dào yuǎn

担子很重;路程很远。比喻责任重大;要经历长期的奋斗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担子很重;路程很远。比喻责任重大;要经历长期

详细解释

行己有耻

xíng jǐ yǒu chǐ

一个人行事,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一个人行事,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

详细解释

知命之年

zhī mìng zhī nián

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。指50岁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50岁。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。指50岁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:“五十而知

详细解释

侃侃而言

kǎn kǎn ér yán

理直气壮、从容不迫地说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乡党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说话。理直气壮、从容不迫地说话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乡党》:“朝,与下

详细解释

群起攻之

qún qǐ gōng zhī

大家都起来攻击它,反对它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: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群:众人;攻:攻击。大家都起来攻击它,反对它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:非吾徒也,小子

详细解释

见危授命

jiàn wēi shòu mìng

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在危急关头勇于献身。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

详细解释

三分天下有其二

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

泛指势力强大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泛指势力强大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:“三分天下有其二,以

详细解释

从井救人

cóng jǐng jiù rén

跳到井里去救人。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。现多比喻冒险救人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。一般作谓语,比喻冒险救人。跳到井里去救人。原比喻徒然

详细解释

门墙桃李

mén qiáng táo lǐ

称他人的学生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张》。汉・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七卷:“夫春树桃李,夏得阴其下,秋得食其实。”一般作宾语,比喻他人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。

详细解释

守死善道

shǒu sǐ shàn dào

用生命保护道的完善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用生命保护道的完善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:“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。”

详细解释

无适无莫

wú shì wú mò

指无可无不可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无可无不可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: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

详细解释

箪瓢陋巷

dān piáo lòu xiàng

一箪食物,一瓢汤水。形容生活简朴,安贫乐道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形容生活简朴。箪: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;瓢:古代装水的小容器

详细解释

秀而不实

xiù ér bù shí

开花不结果。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,实际并无成就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秀:庄稼吐穗开花;实:结果实。开花不结果。比喻只学到一点

详细解释

三月不知肉味

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

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

详细解释

鞠躬屏气

jū gōng bǐng qì

指弯腰曲体,屏住呼吸,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乡党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恭谨畏葸的样子。指弯腰曲体,屏住呼吸,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兼人好胜

jiān rén hào shèng

处处都想胜过他人,好胜心强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为人。兼人:胜过人;好:喜爱;好胜:各方面都想胜过他人。处处都想胜过他人,好

详细解释

居下讪上

jū xià shàn shàng

指属员背地里讥笑上级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际关系。指属员背地里讥笑上级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:“子曰:‘有恶

详细解释

匏瓜徒悬

páo guā tú xuán

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为世所用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。三国・魏・王粲《登楼赋》:惧匏瓜之徒悬兮,畏井渫之莫食。匏瓜:似葫芦而稍大,成熟后可以做水瓢。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为世所用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富而无骄

fù ér wú jiāo

虽已富有但不骄傲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世。骄:骄傲。虽已富有但不骄傲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:“子贡曰:‘贪

详细解释

继绝存亡

jì jué cún wáng

恢复灭亡的国家,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尧曰》。《公羊传・僖公十七年》:“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,故君子为之讳也。”一般作定语、宾语,指复国。

详细解释

色仁行违

sè rén xíng wéi

表面上主张仁德,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表面上主张仁德,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:

详细解释

众星拱辰

zhòng xīng gǒng chén

天上众星拱卫北辰。指有德的国君在位,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四方归于一处。拱:环绕,拱卫。天上众星拱卫北辰。

详细解释

能近取譬

néng jìn qǔ pì

能就自身打比方。比喻能推己及人,替别人着想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能就自身打比方。比喻能推己及人,替别人着想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

详细解释

心有余而力不足

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

心里非常想做;可是能力或力量不够,而无法做到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分句,表婉约拒绝的意思。心里非常想做;可是能力或力量不够,

详细解释

被发左衽

pī fà zuǒ rèn

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。也指沦为夷狄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借指沦陷为异族统治。被发:散发不作髻;左衽:瓣襟向左掩。指古代中原

详细解释

名正言顺

míng zhèng yán shùn

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;逆理也讲得通。亦泛指做事有充分正当的理由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,含褒义。名正:名义或名分

详细解释

告往知来

gào wǎng zhī lái

告诉了这一点,就可以知道另一点。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,据此知彼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据此知彼。告诉了这一点,就可以知道

详细解释

朽木不可雕

xiǔ mù bù kě diāo

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。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。亦作“朽木难彫”。亦作“朽木不雕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公冶长》。一般作定语、宾语,指人不可造就

详细解释

恶衣恶食

è yī è shí

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。一般作宾语、补语,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恶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:“士

详细解释